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新力光源官方微信,实时了解公司最新动态!
“亮了!亮了 !”11月1日下午5时,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康复村,夕阳的最后一抹光线消失了,天色暗淡下来,村支书惹机阿合拉开了电灯的开关,原本黝黑的屋檐一下子亮堂起来,现场的人们欢呼起来。
这一天,由周兴才、骆秀、李勇、唐翔、张德阳、廖玉、吴红波组成的“四川能投新力光源公益行小组”(以下简称“公益行小组”)受四川能投集团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军,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志强的委托前往大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康复村、悬崖村、熟租村,为近500户村民和幼教点送去了新力光源自己研发生产的LED灯。
对于长年生活在深山里的乡亲们来说,能用上最先进技术的LED光源意义非凡。LED灯不仅可以为他们每天都省下一笔钱,同时也更加环保,让山里的孩子们在家写作业时,能减低传统光源的伤害从而保护视力。简单算一笔账,每个灯泡7瓦,假设每天平均使用4个小时,一年的用电量是10.2度。按照居民生活用电0.56元计算,总共5.7元左右,平均到每一天,每个灯泡只有不到1.6分钱。
LED灯相对传统光源,节能60%以上,并且低碳环保。四川能投新力光源自主研发生产的7瓦LED灯的照度相当于60瓦的白炽灯。形象地说,每天只要不到两分钱,就可以照亮一个房间,即使5个灯泡全部用上,一年的费用也不过20多元左右。在这之前,他们基本都是安装的40瓦、60瓦的白炽灯,仅此一项,每个家庭就可以省下原来电费的60%。这对于一个深度贫困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既能用,又敢用。转折点就出现在“公益行小组”的到来之后。得到这个消息后,村民一个个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说以后舍得用电了。
据悉,每户家庭平均需要3个灯泡,这次为村民发放5个,并配备对应型号的5个灯座,这样还有2个备用灯泡和灯座,算上本身LED灯的使用寿命长达3年,再加上备用灯泡,最起码3到5年都不用下山买灯泡了。悬崖村幼教点是村里近30个孩子上幼儿园的地方,此次“公益行小组”专门为幼教点园区和老师吉伍尔洛的宿舍换上了LED灯泡,并且赠送了备用灯泡。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如何做到精准脱贫,四川能投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细微处入手,通过为当地村民更换LED灯,不重声势重效果,不讲花哨讲实效,实现了当地从能用电到敢用电的转变。
此次,四川能投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公益行小组”一行来回驱车近1000多公里把物资从四川能投新力光源制造工厂运送到凉山昭觉县支尓莫乡。
“悬崖村”、康复村、熟租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都在高山上。从山底的小学到山顶的村庄的海拔高差将近1000米。此次上山,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体力,“公益行小组”成员都轻装上山,即便如此,还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村民们上山,都是爬藤条,尤其雨天及其危险。如今有了这钢梯安全多了,但对于第一次攀爬的人来说,是有难度的。尤其有几处是接近90度的钢梯,面对恐高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扶持攀爬,虽然他们腿都走肿了,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最终耗时2个半小时顺利爬上山。当我们到熟租村的时候,我们看到,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村民代表特地换上了隆重的彝族服饰。
“公益行小组”把灯泡和灯座顺利送达三个村子和幼教点后,于11月2日下午4时,小组成员们手脚并用、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经过2556级钢管梯步,用时两个多小时,所有成员安全下山。
虽然这两天让小组成员很疲惫,但是这一路上团队的相互鼓励支持和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凝聚的力量。未来,四川能投新力光源将一如既往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并致力于“为人类照明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让越来越多的人用上“四川能投新力造”,爱上“四川能投新力造”。
小编手记:此次前往深度贫困的悬崖村、熟租村、康复村,发现他们目前除了需要大量的经济上的支持,还迫切的需要文化、观念、意识的帮扶。村支书和村长大部分只会彝语,不会说汉语也不会写汉字。加强教育,引进人才迫在眉睫。另外,小编提醒想要前去帮扶的单位或者志愿者,一定穿摩擦力大的运动鞋,有高血压、恐高者慎行。最后特别感谢兄弟公司四川能投水电集团昭觉电力公司通过给村子做电力设施改造使用的索道将此次赠送的灯泡和灯座运送到山顶。